首页|青史人物|名单发布|专家座谈会|青史访谈|各界评论|新闻报道|史料征集|评审委员会
点击下载青史人物简介获奖人物
  • 青史人物:周延谨(1910-1985)
  • 原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总工程师。是我国最早的高等航海学府——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33年第一期轮机科毕业生。后被外派到英国船厂实习,回国后加入招商局,在船上任轮机员、轮机长。 1949年被派到一艘在二战期间被炸沉的“永灏轮”任轮机长。“永灏轮”是中国当时最大的油轮,但她的机舱已被全部炸毁。周延谨在该轮恢复性修理期间凭着他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对该船的汽轮机及附属设备、管路等提出具体的设计和更改。香港黄埔船厂对一位轮机长能提出这种设计,极为惊讶。周延谨于1950年推动“永灏轮”船员起义,起义后带领船员进行了严峻的护产斗争。在中波公司,捷克航运公司建立一套远洋船舶机务管理制度,对我国自营远洋船队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他在国外任职期间,为我国挑选第一条远洋船-光华轮,并亲自指导早期我国远洋船舶的交接和航行管理。

  • 青史人物:袁庚
  • 1939年3月,袁庚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加入东江纵队;1945年,以上校军衔赴香港与英国海军元帅夏悫少将负责日本军队受降事宜的谈判,并成为我党驻香港办事处的第一任主任。这个办事处即后来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前身;1950年,袁庚随中国军事顾问团赴越南,成为胡志明主席的情报、炮兵顾问;1963年4月,参与破获国民党特务刺杀刘少奇的“湘江案”;1968年4月,经康生批准被捕入狱,5年后,经周恩来亲自过问,得以获释出狱;1978年10月,袁庚出任香港招商局的第29代“掌门”,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开放点,蛇口成为改写新中国历史的“试管”。蛇口在他的领导下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特区中最闪光的亮点,而由“蛇口模式”产生的新观念、新办法、新作风层出不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句改革开放20年以来最为响亮的口号,正是由于袁庚的奋臂一呼而尽人皆知。在主政招商局14年里让招商局的资产翻了近两百倍,从1.3亿元增至200亿。之前,他的名字总是和“老革命”、“改革先锋”、“政治家”的头衔紧紧地连在一起。但是深商的研究者老亨说,袁庚是“近代招商之遗脉,当代深商之肇始”。

  • 青史人物:于眉(1914-1980)
  • 1950年秋,于眉调任中央交通部航务总局副局长。此后,历任海运总局副局长、代局长、局长、海河总局局长。1956年任交通部部长助理。1958年任交通部副部长,分工主管江海运输和基本建设业务。50年代,他狠抓海港整顿,把分散流动的码头临时工改为固定工,建立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度,改进装卸工具,推广应用装卸机械;组织中国与波兰的中外合营海运公司,冲破了美蒋在公海上对中国的禁运。1958~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支持下,他积极参与领导和组建自营远洋船队;组织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国内海港的深水码头建设。“文化大革命”期间,于眉受到冲击,但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他忍辱负重,坚守岗位,积极工作,依靠船员和装卸工人,保证重点物资运输。他大力推进远洋运输公司业务,至1980年,全国拥有远洋船舶527艘963万载重吨,结束了向国外租船的局面;他积极参与建港指挥部工作,狠抓沿海港口深水泊位建设。1973~1980年建成深水泊位50个,其中有首次兴建的5万吨和10万吨级深水油轮泊位。1980年8月,于眉调任国家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时已重病在身,但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关心海港深水泊位的建设。

  • 青史人物:叶中央
  • 1940年出生,宁波市镇海航标区白节灯塔主任。1987年被评为全国最佳灯塔工,1989年获全国劳模称号。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代国家领导人接见。1998年,以他为原型的电影《灯塔世家》公映。叶中央先后守护了白节岛、花鸟岛、小板岛等8座灯塔,守护灯塔43年。他家祖孙四代航标工,堪称“灯塔世家”他在无边的大海上默默地守护着灯塔,为过往的千船万舰指引航向。四十年的孤独,四十年的坚守,四十年的牺牲。他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另一座灯塔,照亮了浮世间人们的心灵航道。
     

  • 青史人物:叶龙文
  • 现年71岁, “海上中华名牌”——“华铜海”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1965年当海员,1975年当船长,1984年5月开始到华铜海轮工作,并在这条船上创下其献身远洋卅载最辉煌的事业——8年中,“华铜海”安全航行56万海里,运货271万吨,为国家创利779万美元,成为全国“三学一创”的典型,被国际上称为“中国出租船舶的一面旗帜”。而叶龙文也先后获得中远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广东省、交通部、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 青史人物:徐惠兴
  • 徐惠兴同志自1981年开始担任远洋船长,是一位优秀的航海家,特别是自1991至1996年初,担任“华铜海”轮船长以来,安全航行95万海里,为国家创利1655万美元,他提出的“八个一流”的管理目标,使“华铜海”轮被国际航运界誉为“中国远洋船舶的一面旗帜”,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993年10月26日,交通部、中国海员工会、中国公路工会联合授予“华铜海”轮“两个文明建设标兵船”的荣誉称号,1995年交通部推进了学习“华铜海”轮先进典型的活动,号召全交通系统职工向“华铜海”轮学习。1997年1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介绍了该轮的先进事迹,称“华铜海”轮为“海上中华名牌”。徐惠兴同志担任企业领导岗位以后,是一位优秀的企业领导人。特别是2000年在航运市场困难时期临危受命,担任具有“新中国远洋事业发源地”、“中远的摇篮”美誉的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以来,坚持和发扬“艰苦创业、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在他和全体广远人的不懈努力下,使广远这个1961年成立的老国有企业重新焕发了活力,企业效益持续增长,2004年以来利润总额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两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首批“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一系列荣誉,开创了广远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以特种船为主的多用途船、杂货船运输专业公司。广远独资、控股、合资的航运公司,拥有和控制船舶近140艘,船型有半潜船、重吊船、汽车船、木材船、沥青船、滚装船、冷鲜船、多用途船和普通杂货船等,特种船船型配置齐全,在许多专业运输领域具有国际领先地位。因徐惠兴同志优异的表现和突出的贡献,曾荣获全国海员工会“金锚奖”、“最佳远洋船长”、“中远集团劳动模范”、“交通部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青史人物:魏家福
  • 1950年的冬天,魏家福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由于家中清贫,他进入一所中专学校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毕业后,魏家福直接到中远公司,开始在远洋船上作无线电报务员,8年之后,当上了远洋运输船的船长,这一干又是5年。从1983年开始,魏家福逐步走上广远公司、中坦航运公司,天远公司的领导岗位。1998年,魏家福正式出任中远集团总公司总裁。1998年11月6日,魏家福坐到中远集团“船长”位置上时,正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处于低谷,外贸运输也在低谷,当时运力供大于求,运费非常低,加之公司盲目扩张,收入不够抵上成本支出,处在资金链条随时可能断掉的危机状态。魏家福临危受命,带领他的团队,在“惊涛骇浪”中“勇敢前行”。如今,中远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航运公司,旗下拥有七家上市公司,成为拥有600余艘现代化商船、3500余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过3亿吨,年利润突破200亿元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魏家福也真正成为中国“最大的船长”。

  • 青史人物:王亚夫
  • 王亚夫是中国自有轮船以来第一位,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位海船女轮机长。她原籍山西,生长在福州。1949年,她在上海参加南下工作团,组织上认为她年纪轻让她去读书,考上东北海运学院。1950年她自己跑到朝鲜边境要求参加抗美援朝,被学校接回。1952年转到上海航务学院,她选择轮机系就读,这一选择决定了她的终生。1957年从大连海运学院毕业后,开始在终年漂泊的轮船上,干起船上最为艰苦的轮机工作。一干就是36年,于1993年离休。她离开学校后,在广州海运局船舶工作了近20年,于1972年担任轮机长。1976年调到广州远洋运输公司“辽阳”轮任轮机长5年。1981年调到福建省轮船公司船舶任轮机长,直到1993年。王亚夫在任轮机长期间,一直以工作认真,刻苦,要求严格称著。和她同过事的人都称赞她做出了一位男性都比不上的终生奉献。为此,她被选为福建省马尾区人大副主任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成为我国航运界知名人物。

  • 青史人物:唐国英
  • 1935年出生,1984年任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后,在交通部的领导下,推动长江干线航运对所有船舶开放,打破了长江干线跨省运输独家经营的局面;组织、领导长江干线港口的改革,实施港航分管和双重领导、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组织、领导完成了长江水系航运规划报告和修订报告,并经交通部批准分步实施;1985年开始实施长江干线12个港口对外籍轮开放;1986年组织、领导了长江第一个中外合作项目——中美合资南京国际集装箱装卸有限公司;为适应长江航运的开放和发展,组织实施长江航道、港航监督、通信、公安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创办中国河运报(现改名为中国水运报),组织和领导了两项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其中一项获国家科级二等奖;就职十二年间,组织完成了65座长江干线码头、泊位的建设和一大批航运配套设施的建设。

  • 青史人物:孙家康
  • 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城建环保委副主任委员,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客座教授。兼任集装箱经营人理事会(Box Club)理事,世界航运理事会(World Shipping Council)理事,世界职业名人录(Who’s who)资深会员,中国物流协会副会长,中国船东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航海学会常务理事,上海船东协会副会长,上海北外滩航运服务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香港董事学会资深会员等。在中远任职25年来,孙家康先生凭借对航运物流业务的深刻理解和卓越的领导管理能力,带领公司团队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非凡的业绩。任职中远太平洋期间,公司码头资产排名全球第五、租箱产业排名全球第三,公司晋身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蓝筹股)和恒生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红筹股),并荣获多项企业管治大奖。就任中远集运董事总经理以来,孙家康先生将海外企业治理的最新理念引入公司的经营管理,与领导班子一起,敏锐洞悉市场先机,准确把握机遇,迅速扩张船队规模,船队运力已超过50万标箱,位居中国班轮公司之首,世界第六。大胆实施改革,两年来推出九大举措,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引领中远集运向着百万运力、亚洲第一、世界班轮公司第一梯队的战略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青史人物:钱永昌
  • 出生于1933年,籍贯上海,195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1953年20岁从大连海事大学航海驾驶系毕业,1960年27岁成为新中国培养的年轻船长。1974年41岁调岸从事航运管理工作,曾担任上海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中国远洋运输总
    公司总经理和国家交通部远洋局局长;1982年49岁任交通部常务副部长,1984年51岁时开始出任交通部部长。1968年钱永昌任“红旗轮”船长期间, 参与并成功打通南北航线,实现从国内北方港口能直航欧洲。钱永昌任交通部部领导期间,正值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在他领导和带领下,对我国远洋、海运、内河、公路等领域改革开放,改变面貌,迅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 青史人物:罗开富
  • 1940年生于籍贯湖北郧县,1966年毕业于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66 -1971年,先后在北京外贸学院任教;1971- 1972年,在中国驻荷兰商务处工作;1972 -1977年,在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工作;1977-1981年,中国驻美联络处、驻美使馆随员、三秘;1981 -
    1984年,任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驻纽约合资公司副总裁;1984-1985年,历任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体改组组长,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副总裁;1987-1988年,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1988-1991年,深圳中国对外贸易开发总公司总裁;1991-1995年,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总裁;1995-1997年,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经济商务参;1997-2001年,历任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总裁;2001-2004年,任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会长;国外兼职:世界国际货代协会联合会(FIATA)扩大主席团副主席;2004-2007年,任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专职会长;2007年4月至今,任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高级顾问。罗开富领导中外运7年,期间对中外运进行改革,将“大牌子底下一群个体户”转变为国际化大型综合物流集团,通过产业升级、资本运作,完成从传统运输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转化。改革重组之后,先后有两家子公司在内地和香港上市,营业收入从1997年的50多亿元上升至2003年的250多亿,实现快速增长。

  • 青史人物:卢国纪
  • 83岁,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卢国纪是中国现代伟大实业家卢作孚先生的次子。1984年,从未涉足航运的卢国纪离开煤炭工业公司副总工程师的岗位,恢复重建民生公司。在白手创业的情况下,新民生公司在中国航运史上创下了数个第一:第一个开办江海联运的轮船公司,第一个开创了长江重庆至上海集装箱运输等企业。民生轮船也从最初的两艘拖轮,四艘驳船,发展成为全球40个子公司,业务涉及江海航运、陆路运输、国际货代、国际船代、现代物流等,是国内最大民营轮船公司,拥有江海船舶100多艘,集装箱及商品车运输专用车150多辆。集团总资产从创办之初的1240万元,增长到11亿元,卢国纪也被海内外誉为新船王。目前民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船运企业。

  • 青史人物:刘功臣
  • 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他有着20年的远洋航海经历,获得交通部全国最佳优秀船长“金锚奖”,交通部优秀共产党员,见证了中国8年的水上重大事故,经历了航运市场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参与了全国水监体制改革和海事的创新发展。在担任交通部安全监督局局长期间,果断决定在全国的油船上加装惰性气体,解决了因静电导致油轮爆炸的事故问题,后又主动推出《海区油污应急计划》,提高了我国处理大型油污的能力。刘功臣先后三次现场指挥深圳、青岛、海南举办的海上联合搜救演习,使我国海事管理水平和搜救水平大幅度提高,并在“辽海”轮客滚船在渤海湾大连港水域发生火灾时,保证了船上340名旅客和船员无一死亡,创造奇迹。

  • 青史人物:李维中(1912-2005)
  • 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人,1912年3月生。1935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二•九”和“一二•一六”学生运动。1936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后,在条件十分艰难的晋绥抗日前线,深入发动群众,发展人民武装,坚持对敌斗争,建立和发展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历任山西第二战区中队长、副营长、晋察冀边区武装部长,绥西动员会主任、县长、行署专员,包头市市长。 新中国成立后,李维中任绥远省政府秘书长,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经济。1954年到交通部门工作后,热爱交通事业,工作认真负责,
    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率先尽职尽责。历任交通部中波海运公司总经理,上海海运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交通部水运总局局长,交通部北方区海运管理局局长,上海港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交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82年12月离休。

2页 总计27条记录 首页 前一页 当前为第1下一页 最后一页转到
国际海运网©版权所有2003-2024 TeloonSoft Strate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